2021年以来,汉阴县政协探索在镇村、社区、商会、行业窗口设立委员工作室,倾听民声、反映民意、服务民生,打通协商民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止2023年3月,该县已建成15个委员工作室,共接待走访群众3000人次,开展各类活动189次,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20余条,为民办实事152件。如今,委员工作室已成为委员履职的新抓手、联系各界的新桥梁、协商民主的新渠道、汇智聚力的新平台、助推治理的新阵地。
(资料图片)
“一码”当先通百家
“我们要把小小的二维码打造成党心民心的‘连心码’、人民群众的‘幸福码’”。服务窗口委员工作室民意直通车二维码正式上线后,群众只需要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,通过智能推荐或手动搜索,就可以轻松进入线上社情民意平台,按提示操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反映相关问题,一键提交。每周三的“委员接待日”,工作室会定期开展接待服务,向来访者倾听民声、了解民情,同时通过“二维码”了解信息,及时走访、调研、座谈,促进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贤业律师事务所门前,一块“委员工作室”的牌匾悬挂在醒目位置,格外引人注意。“我就是想告知广大市民,我在这里办公,有什么诉求可以到这里来找我。”汉阴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王西洋说,工作室成立以来,已化解30多件群众纠纷问题。
“委员工作室做的是严肃之事,一‘码’连接周边千家万户,务必认真以待、精益求精”服务窗口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沈桂芝表示。
“双招”助力促发展
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关乎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后劲,红利成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。县政协为招商工作专门量身打造了西安汉阴商会委员工作室,在这里,汇聚了大量在外创业的商界精英。工作室通过举办话归雁经济座谈会、引导商会委员定点招商,提出“一图五库两机制”招商工作建议,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,形成了各界人士齐参与的生动局面。2022年政协委员直接招引项目17个、到位资金17.26亿元。该做法得到市政协、市招商局充分肯定,并在全市推广“一图五库两机制”。
这只是我县委员工作室的一个缩影。“兴隆佳苑社区委员工作室是真正建在产业链上的,这对我们助推蚕桑产业发展有很大帮助!”在听取民情座谈会上,工作室召集人蔡清说。我们村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,小蚕共育室也在有序运行,现在政协建的这个工作室,一头连着产业发展,一头连着搬迁群众,在协商民主中既解决招才引智难题,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问题。
除了“双招”……还有纷繁复杂的社区治理难题也汇聚在基层,工作室委员从一开始便坦然面对,并将其视为自身履职的一大优势。他们认为,通过下沉基层,更利于发现“真问题”、提出“金点子”、吸引“新乡贤”,为助推发展作出新贡献。
“三点”齐抓解民忧
围绕破解困扰基层治理的难点、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、民生发展的痛点问题,在“难有所解、困有所帮”上抓落实、做实事,切实把政协履职成效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
近期,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收到反映:“每年中考之际,中考考生往返输送存在租车难、费用高、时间无保障等问题。”工作室在收到这一意见后,及时组织委员走访调研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提出“中考期间由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公交公司车辆、物价部门精准核算运输定价、交管部门协调检查运输车辆安全性能,确保大量考生准时赴考”的建议,这将切实解决学生愁、家长忧的中考运送问题。
委员走进基层,融入群众,与部门共协商,与农户谈幸福,与留守孩子对话成长,与企业聊生意经……创新群众工作方法,将信息和困难汇聚,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办实事,实现从“嘴上说到实在干”的转变,政协工作有效性不断增强。
一个个委员工作室像一座座特色“连心桥”,嵌入到城乡的各个角落,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,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着新活力。(实习记者 刘名洋 通讯员 张海燕 记者 唐冰)
关键词: